【学员分享】千年菩提路 七日正觉行
2016-11-30 14-33-07 来源: 作者:如意班 祥艳 点击:次
千年菩提路,七日正觉行
如意班 祥艳
从踏入博山正觉寺山门,走进秋季佛商禅修班讲堂的那一刻,从第一眼看到师父端坐在讲台上等我们,我就知道,我,回家了。
对庙宇建设的赞叹,是从看见光伏太阳能停车棚顶开始的,再到穿越广场、拜过大殿,瞻仰东西讲堂、大讲堂、宝塔、金刚墙、般若楼……这里有一般庙宇少见的讲堂,与大雄宝殿等传统殿堂交相辉映,更有独一无二的光伏太阳能停车场,从中亦可看到正觉寺与其他道场的同与不同。
当听到师父介绍“正觉寺的僧侣持金钱戒、不接受信众顶礼”的戒规时,心中肃然起敬。曾参访过全国多个寺院,深知建寺与维护之不易。这朴素的寺规,不仅展现了佛家修行的魅力,更如一缕清风贯穿四季。回归到企业运营,我们从中学又到些什么呢?或许可以从佛家那句“因上努力,果上随缘”中找到答案。
“知行合一”是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,近几十年被许多组织或机构当成文化来宣导,可又有谁做到了呢?此行博山,我在正觉寺看到了。
七十五岁高龄的师父,把所有的“知”都转化成慈悲,践行着佛陀的思想和教法。法师们秉持清规戒律,让人看到了出家人应有的风貌。在院落里奔走服务的义工们,亦如一道独特的风景,让人感叹,原来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做到知行合一。原来“慈悲”二字,才是应深植内心的那颗金刚种子。
观看《祈愿》时,聆听师父开示或诵持经典时,大家都禁不住流泪。这是历经商业打拼的人们,在感性层面的真情流露,更是在理性层面对师父的敬佩与认同。很多学员对我说,看到师父,如看到自己另一位父亲,我又何尝不是呢?
看完《千年菩提路》后,对佛教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梳理。但在内心深处,一直有个声音在问:“为什么要播放这个影片?”现在,我明白了师父的良苦用心。
在娑婆世界中摸索前行的我们,因为无明,经历了多少沉浮。《千年菩提路》传递给我们的,就是修“正”的重要性。只有拥有了正知、正见,才可能获得正信与正觉,才能用正思惟与正精进赢得正业,唯正业才是基业长青之道!
都说“人间正道是沧桑”,其实“沧桑”即菩提!七天如一瞬,千年亦在弹指间。我愿意跟随师父的祈愿,精进修行,在磨砺中微笑前行。
分享按钮